1. <u id="p1rnm"></u>
    2. <track id="p1rnm"></track>
      信息公告

      文苑雜談

      文苑雜談
      您的位置: > 文苑雜談 > 

      溪城舊事之“外婆的中峰觀”

      發布時間:2019-12-17 10:55:45
      作者:何毓波

       

      中峰新貌

      ? ? ? ?歷史照片,恰像一把銹跡斑斑的鑰匙。


        偶爾拾到一把舊鑰匙,便能打開塵封已久的箱和柜。


        偶爾發現一張早已忘卻的歷史照片,便能勾出來許多童年記憶。


        昨天,不經意地翻手機微信,幾張泛黃的老照片讓我眼前一亮:小弟何敏,不知道是從哪里淘寶,竟然找到到外婆單身照片、和奶奶的合影照片、舅舅與父母親的合影照。


        我如獲至寶,一遍又一遍地反復端詳,愛不釋手。


        真應了一句老話,我苦苦思念、搜尋了幾十年的東西,“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”。


        看著慈祥的外婆舊照,把我的記憶瞬間拉回到五十多年前,童年往事歷久彌新——外婆,中峰觀,外婆的中峰觀。


        外婆,娘家在縣西灰家溝,整過一條溝都是尹姓,外婆名叫尹維蓮,出身在一個農戶之家。七歲裹腳,秀眉大眼,身材纖小玲瓏,雖目不識丁,但從小聰穎,轉眼見識,心靈手巧,敢想敢干,敢歷敢為,敢做敢當,不到“二八”之年,便坐著花轎,風風光光抬進了中峰觀街上甘家,開始了孝順公婆,相夫教子,開創家業的傳奇人生。


        從竹溪古縣城往西,在崇山峻嶺中,聳立著一座山峰,叫中峰山,山頂用石頭砌了一個寨子,叫中峰寨,有石門,有瞭望臺、瞭望孔,石灶,石櫈。清代同治年《竹溪縣志》記載“中峰山:縣西三十里。絕頂有寨,康熙甲寅年,谷城鎮總兵楊來嘉,及竹山營游擊謝泗叛,率賊眾來攻,知縣曹席珍挈民保聚其上,賊不敢犯”。


        站在中峰寨上,俯視山下,中峰觀巍然座落于山川之間。


      (中峰觀現址)

        在中國的古文化里,“九天之上,惟道獨尊,萬法之中,焚香為先?!敝蟹逵^便應運而生,在川、鄂、陜邊境聞名遐邇。觀里供奉著道教諸神仙,初一、十五和神仙圣誕,竹溪縣城鄉官民,方圓百里的善男信女都去中峰觀燒香許愿,祈福禳災。在道教科儀中,有“香自誠心起,煙從信中來。一誠通天界,諸真下瑤臺”。



        中峰區域有了山,有了寨,又有了觀,便成了竹溪古城里一顆璀璨明珠:道觀香霧繚繞,道家談經論道,道上來往行人不絕;商家追尋商機,店鋪連襟,叫買聲不絕于耳;富家追逐福地,買地置業;農家安居樂業,雞犬相聞,飲煙裊裊?;ハ嗤苿又蟹宓奈拿?,中峰的進步,中峰的繁榮,歷史的浪花卷起了一條“中峰街”,自東而生,向西延伸,長達三里地,連接道觀,在竹溪縣清代時期的集市古街中占居重要位置。地名也和花橋寺、魁星樓、觀音閣一樣,因觀而命:“中峰觀”,街道也叫“中峰觀街”。



       ?。ㄍ庾婺浮⒆婺负嫌埃?/p>


        外婆與中峰觀,在我幼小的心靈里,是密不可分的:是有了外婆才有中峰觀,還是有了中峰觀才有外婆,我搞不清楚。我只知道到了中峰觀,就到了外婆家。要到外婆家,必須到中峰觀!


        外婆,一個精明能干的女子,就在中峰街上施展著天生的才華,用辛勤的雙手繡繪著幸福的生活。


        外公家世代務農,家境一般,兄弟三人,排行老三,待迎娶外婆后,由于家大口闊,便分家自主門戶。在一小間茅草房里,前后有了舅舅,大姨,二姨,我母親,幺姨等一男四女。


        才過門不久就分家立戶,十六歲的外婆絲毫未感到壓力,卻激發了她興家發達的豪情。把潛在聰明才智施展的淋漓至盡。


        一個女子,


        砌工能搬磚壘石,打灶砌墻;


        木工能拉鋸掄斧,做門建窗;


        繡工能刺繡扎花,制衣做鞋;


        農工能扶犁挖溝,種糧興菜;


        下廚能切炸炒燉,色鮮味香。


        活脫脫一個女漢子,外公自愧不如。退居二線,惟外婆命是從。


        不甘現狀的外婆,生財有道:白天田園家園,晚上搓棉紡線。添制織布機,自己動手織布,再進一步,開染房,將織的布染成各種印花,自染和代染結合,批發和零售兼營。買棉花,打棉被,做被套,瞅準中峰來往商賈云集,街坊親朋造訪缺鋪蓋的商機,將干凈舒適暖和的棉被租賃出去,賺取微薄的租賃金。


        聚沙成丘,集腋成裘,在外婆精明、勤勞的操持下,家境漸漸好轉,在中峰街建起了近三百平米的門面房,內有廂房,天井,堂屋,廚房,牛、羊豬圈,一應俱全。外婆的賢惠能干令人刮目,頓時在中峰觀方圓幾里廣為流傳,交口稱贊。



       ?。ň司伺c父母親合影)


        雖然起五更,睡半夜的操勞,教育子女的責任,外婆從不敢松懈半分。貧困時,孩子讀不起書,她便扯著耳朵灌門風,言傳身教的帶舅舅做農活,學木工,學砌工,學廚藝。帶著大姨,二姨紡線,織布,做飯,縫衣,做鞋,納襪底,刺繡。把一個個子女都培養得吃苦耐勞,心靈手巧,勤儉興家。


        后來,條件稍好點,外婆打破男尊女卑的陋習,把我母親和幺姨送進學堂念書。


        一個舊時代鄉村婦道人家,能有如此眼界和魄力,著實令人敬佩!事實上,外婆不僅僅改變的是她觀念,而是改變了我母親和幺姨的命運,甚至關系到我們后面一代代人的前途命運。


        我家住在竹溪城里。在我懂事后,母親出于孝心,每年總要把外婆從中峰觀接到城里住幾個月。老人家是個閑不住的人,一進門,便掌管了家里的內務大權,掃地、生火、捶煤和粑、下廚做飯,縫補漿洗,上房撿漏無所不做,無所不包。分擔了母親的全部家務活。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,把我們幾個孩子收拾的干干凈凈。


        夏天來臨,外婆杵著根雕像龍頭的拐杖,叫上八九歲的我,找木工房買鋸末,讓我挑回家,曬干,篩凈,又派我到藥鋪買仁信,蒼術,硫磺,磷磺,將其碾碎成粉帶回家。又安排我買皮紙,請人裁成條狀帶回。她自制工具,有漏斗、鐵釬、木槽、木桶等,把曬干的鋸木末拌進藥粉,把條形皮紙粘成圓桶狀,一頭捻死,踩在大腳趾下,另一頭插上漏斗,裝上有鋸末的藥,左手捏住漏斗口與皮紙口的連接處,右手把細鐵釬插入漏斗,進入皮紙筒內,上下來回抽動,將藥末裝入皮紙筒,一直到滿。這樣,一根驅蚊用的蚊香便做成了。


        蚊香兩分錢一根,五根扎一把,賣一角錢。門口擺個攤,那個年代,都買不起蚊帳,街道上南來北往的人要想夏天驅蚊,睡個安身覺,自然離不開蚊香,或一根,或二根,或一把。攤主呢,是外婆自己,收入呢,當然也全是她的。


        后來,為了拓展業務,她安排我和大妹亞平,提著籃子走街串巷。兄妹倆一人一把籃子,上到高橋,下到十字街,因為怕同學笑話,不敢叫賣,只有挨門換戶問:“您要蚊煙嗎”?


        再后來,家里有了部自行車,哥哥偷著學會了。又被外婆看準商機,要我們兄弟倆,騎自行車到蔣家堰去買蚊香。哥哥面皮薄,只負責接送我,賣的任務全部交給我完成。


        如今回想起來,是外婆教會了我如何當“貨郎”,如何經商??上?,這本領以后一直再沒用上。


        外婆對女兒的奉獻是無私的,對外孫的關愛是無微不至的。我們姊妹六個,除老幺何敏外,都受到了外婆的慈祥關愛。


        一九六八年,當我剛進入十二歲時,外婆因高血壓,在中峰觀家里掃地時突然中風,半身不遂,口不能語。家里派我和亞平前去探望,外婆坐靠在床上,看到我們兄妹倆,淚流滿面,祖孫相擁抱頭痛哭,血脈之情表露無遺。


        那時候的根本談不上醫療水平和條件,得了病只有干熬。不久,我們可敬可愛的外婆便離開了我們,與世長辭了。


        離開外婆五十多年,偶爾在夢中相會,無時無刻地懷念她老人家。外婆:


        您拄著杖,牽著我,游著中峰觀,講著古今事,喂著好零食,唱著好歌謠。一老一小,一幅老少樂的風景畫,留在人們的記憶里,鐫刻在我幼稚的心靈中。


        您是我的避風港,


        您是我的童年趣,


        您是我的啟蒙師,


        您是我的恩愛人!


        謹以此文,祭奠我敬愛的外祖母,祈禱老人家永垂不朽!

    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_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_国产精品午夜无码试看_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兔费

        1. <u id="p1rnm"></u>
        2. <track id="p1rnm"></track>